“三步走”稳步推进 | “行稳致远”是对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最好诠释
摘要:今明两年,我国将11次高密度实施飞行任务,预计到2022年完成空间站的在轨建造,航天员将长期在轨驻留,还将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央视网消息:空间站是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航天国力。从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明确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近30年来,可以说“行稳致远”是对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最好诠释。了解一下中国是如何稳步迈进空间站时代的。

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1999年11月,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重大突破。随后几年,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进展迅速,捷报频传。

2003年10月16日,随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我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安全返回,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5年10月,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将两名航天员送上太空,这是中国进行的首次多人多天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实现“第一步”任务目标。

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航天员出舱活动,成功完成了多项技术实验。2011年11月,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进行了两次空间无人自动交会对接,突破掌握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次年,搭乘着三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顺利牵手,中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顺利完成。2013年6月,搭乘着三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顺利返回着陆。在轨期间,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进行了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2016年6月到2017年4月,由长征七号、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组成了空间实验室阶段飞行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全面收官,空间站的大门向中国人豁然打开。

今明两年,我国将11次高密度实施飞行任务,预计到2022年完成空间站的在轨建造,航天员将长期在轨驻留,还将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编辑:杨书杰 责任编辑:刘亮
声明:南方数码生态圈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浏览量:1654
0
全部观点
老头子 2021-05-04 18:44
佩服
新手931509 2021-05-04 10:48
阅过
rjxiao 2021-05-04 09:01
新手78020 2021-05-04 06:57
坚持
扯淡的青春 2021-05-03 20:08
佩服佩服
大杨树 2021-05-03 07:00
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新手640203 2021-05-03 06:28
祖国强大
路人甲 2021-05-02 06:41
绕、落,回
老头子 2021-05-01 16:26
点赞高科技
也想评论? 请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