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规划师妙笔生画 消失的城市文化再现了
摘要:四川美术学院黄桷坪校区公共艺术学院城市设计教研室的薛威,走进黄桷坪街道五龙庙社区当规划师……

薛威和他的学生根据居民的口述绘制的五龙庙地图

根据居民口述绘制的五龙庙图

五龙庙的点滴不会随着时间而消逝


关于城市文化记录和老城保留的话题,如今被更多的人关注。

四川美术学院黄桷坪校区公共艺术学院城市设计教研室的薛威,走进黄桷坪街道五龙庙社区当规划师。3个月后,他从了解到熟识,用专业的角度去记录居民的乡愁,用艺术的笔法复现城市的过去,用规划师的手笔承载城市发展与期望。


记录无法忘却的过去

为了广泛了解社区居民对城市建设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探索社区规划师参与社区治理的方法和经验,今年初,重庆市社区规划师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全市首批12位社区规划师,走进中心城区的12个社区,倾听居民心声,参与社区规划,让社区更美、环境更好、生活更幸福。

3月5日,薛威第一次进入五龙庙社区。这是一个过去有着600多户1000余人的社区,随着城市的发展,很多人离开了这里。虽然人离开了,乡愁却没有消失。

如今,这里还有100多户300多人。在城市发展与社区更新进程中,如何保存更多城市文脉与社区记忆,挖掘并激活历史文化资源,是薛威作为五龙庙试点社区规划师首先面临的挑战。于是,他带领着自己的28名“社区营造”课程学生再次进入社区,开始了近三个月的“记录发生——社区志书计划”,用画笔复现社区历史,记录社区居民集体记忆。

再次进入社区时,薛威给居民朋友们带来了“礼物”。在社区志书计划成果展览中,那些曾经出现在居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场景,就像时空穿梭机一样,回到了居民面前,也拉近了社区规划师与居民之间的距离。

“我邻居原来就在这个渡船上上班,想来她退休都退了十多年了。”范大姐是老居民,想起曾经与她朝夕相伴的邻居和来往九渡口和李家沱的渡船,让她两眼放光。

这也让薛威感到,用图绘场景的方式记录城市,是可行的。

让薛威感触的,还有一位尖山堡老居民何先生的讲述。何先生是土生土长的五龙庙人,从他有记忆开始,铁轨就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小时候没啥好玩的东西,就经常在铁道外边耍石子儿……”同学们将何先生的回忆通过一张张图绘呈现出来,这些图绘也引起了居民的热烈讨论。

“这一刻我知道,我们为志书计划所做的探索都是值得的。”薛威说,我们记录的一切,正是他们无法忘记的过去。


这些城市符号很亲切

川美的老师为何会着手城市的发展,记录百姓故事呢?这要从薛威自身谈起。

他2017年从重庆大学博士毕业,博士研究方向是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读书期间主要精力集中在研究社区建成环境更新与文化复兴这一块。大学毕业后,到川美黄桷坪校区成为老师。没课的时候,薛威很喜欢在黄桷坪走走。“蹄花、豆花、火锅、涂鸦、电厂、铁轨……这些城市符号都让我觉得很亲切。”

薛威说,这里的人吃了几十年的蹄花、豆花,彼此熟悉很多代人。在五龙庙社区,很多住得近的,甚至是儿女亲家。来来往往,薛威产生了想更深入了解黄桷坪的想法。

通过3个月的走访,薛威老师和他的28名学生从居民、城市文脉以及现存的城市景象中,用图绘影像等手段记录了五龙庙这个地方的历史记忆、风土人情。

比如五龙庙社区的名字源自于长江北岸一座山上的庙观,原为旧时九龙半岛上的五座庙观之一,基址位于现黄桷坪小学处。由于很早之前就遭拆除,社区居民从未见过五龙庙的盛景。薛老师与同学们通过深入查阅相关资料,绘制出九龙半岛与五龙庙的历史场景。


重庆第一本社区图绘志书

五龙庙社区里的九龙寺也有一个佛教传说。九龙寺旧称老关庙,传说地主家的老牛产下一小牛犊子,小牛生下就体弱多病,好几次都命悬一线。还好有王老汉悉心照料,小牛才得以起死回生。慢慢的王老汉和小牛就有了情感。随着日子流逝,牛也即将老死田下。地主管家早已申报官府联系屠夫,王老汉不忍心,就用平生积累的一些银两换取了牛的性命,于老关庙放生。他一进寺顿感神清气爽,超然物外,跪于佛前倡言“你也苦,我也苦,今日有缘见佛祖,幻世间去作古。”说完再也起不来了,老牛流着眼泪,步入江中逐渐漂远,化作老关庙对面的一座伏牛山。志书对此也以图像的方式进行了生动的呈现。

还有和居民生活相伴的233路公交车、曾经的李九车渡等,通过绘画、文字记录、故事呈现等方式,让一个普通的社区,在川美师生的笔下,显得浓厚、有深度。

杨守艳是薛威的学生,来自川美城市设计专业大三的本科生,她跟着老师一起,将生活了三年的黄桷坪翻了个底朝天。“我也是第一次明白,我生活了这么久的地方,原来这么有人情味。”

薛威介绍,这次是重庆第一本以社区为记录单元的图绘志书。“我们的志书将无偿提供给社区,既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材料,也可以指导社区未来的存量空间提质”。同时,作为首批试点社区规划师,薛老师也希望这次带领学生共同的探索能够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为重庆城市社区高质量更新增添精细化、人文化技术抓手,推动重庆在社区文化资源发掘、整理,最终服务于城市品质提升。


留住城市文脉的“根”

值得一提的是,社区规划师是一份义务的工作,之所以愿意做这份义务的工作,薛威告诉记者,因为他很热爱这座城市。

薛威住在沙坪坝区小龙坎,他发现,老重庆的美,必须要深入到居民的生活中才能体会。

作为社区规划师,薛威认为与传统规划设计工作最大的不同是以陪伴的方式开展工作。他提出,接下来的工作将围绕把社区的美好历史和故事记忆记录下来,把规划确立的美术公园愿景宣传出来,把社区建设问题与居民诉求反映出来,把社区资源资本挖掘和培育出来等方面展开。同时,还计划将根据特有的山地地形,灵活利用部分老建筑,整理出一些微空间,为社区现有的中老年人提供活动空间,解决公共服务短板,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以场景的方式描绘出来。

九龙坡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规划是一项公益性工作,为社区谋划美好未来,同时邀请社区老居民共同参与,共同发掘五龙庙历史文化与记忆,做好规划宣传工作,以拟开展的建设项目为重点,将历史记忆与文化融入到项目中。(记者 王渝凤 受访者及其团队供图)

编辑: 葛琦
声明:南方数码生态圈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浏览量:1935
1
全部观点
五湖四海 2021-06-26 19:01
阿斯顿风格 2021-06-26 18:14
国源测绘 2021-06-26 17:04
batty 2021-06-26 15:26
不错
布川·酷紫 2021-06-25 01:56
gfgfg 2021-06-24 21:46
老头子 2021-06-24 10:58
Peter 2021-06-23 05:30
有才
gfgfg 2021-06-22 17:57
阅过
新手931509 2021-06-22 17:00
学习
也想评论? 请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