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支撑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纪实
摘要:推行“空—天—地”三步巡山法,提高地灾隐患识别准确率……

今年4月底5月初,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受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政府委托,紧急派遣16名技术骨干携带4台无人机,赶赴阿坝县、若尔盖县,历时5天获取了黄河流域东西两段约200公里带状区域影像,为四川省黄河干流首个生态护岸工程建设提供测绘保障服务。这是该局近年来在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测绘服务保障的同时,全面融入自然资源管理,积极支撑和服务省域生态保护修复,努力呵护“天府之国”绿水青山的一个缩影。


推行“空—天—地”三步巡山法,提高地灾隐患识别准确率
近日,在阿坝州汶川县灞州镇联合村,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所属自然资源部第三地理信息制图院监测中心,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3名工作人员,在对山坡上的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核查。
“这是卫星判读出来的隐患点,山体斜坡已经产生了部分位移,如果遇到暴雨或持续强降雨过程,就可能发生滑坡。”部第三地理信息制图院监测中心项目负责人王德富指着不远处的山坡说。
抬眼望去,一大片新裸露的砂石像嵌在绿色山坡上的“疤痕”,格外显眼。
“2个多月,我们几乎跑遍了阿坝州。”王德富说,他们3月初就来巡山了,已经核查踏勘200个疑似隐患点。
近年来,四川地质灾害多发频发。仅2021年,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就为平武县强降雨、泸县6.0级地震、天全县泥石流应急救灾等提供了测绘保障服务。“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芦山强烈地震、四川“7·9”特大暴雨洪灾等虽时隔多年,但至今提起依然令人心有余悸。
如何提高地灾隐患识别率,为监测预警争取主动?2017年以来,部第三地理信息制图院持续开展基于多波段 In-SAR(干涉雷达测量)数据的复杂山区大范围地灾隐患识别技术研究,掌握了一套“空—天—地”巡山技术方法。
部第三地理信息制图院监测中心主任范亚军详细介绍了“空—天—地”三步巡山法。
第一步是卫星天上巡,利用 InSAR技术对区域地表进行广域多期次扫描,普查筛查出地表形变区域。第二步是飞机空中巡,对人员难以到达的区域,利用激光雷达、无人机遥感技术解析隐蔽性隐患的斜坡结构、断层特征、裂隙走向。第三步是人工地面巡,按照居民聚居区、场镇、学校、重大工程设施等威胁对象等级,进行地面核查和专项调查,开具“诊断报告”。“通过三步巡山法,大幅提高了地灾隐患识别的准确率。”范亚军说。

近年来,部第三地理信息制图院与相关部门利用三步巡山法在四川省龙门山地质断裂带、九寨沟高山峡谷及川西南地区发现了疑似隐患近千处。野外核查显示,地灾隐患识别准确率达到约70%,有力支撑了四川地灾早期识别和科学防治工作。


构建“水利+测绘”工作模式,推动河湖管理保护更加智慧化
2021年12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五周年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河湖管理司负责人表扬了四川省河湖长制在新技术应用方面取得的成果。
如今,在四川省河长制湖长制信息化平台上,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区)3101个乡镇(街道)的河流、湖泊、水库以及河湖长等信息一目了然。任意选取—条河流,就能看到该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上下游关系以及各级河湖长等信息。选取一名河湖长,就能查阅其所负责河流的“一河一策”“一河一档”以及巡河、考核、督查等情况。
部第三地理信息制图院与四川省水利部门联合构建了“水利+测绘”工作模式。部第三地理信息制图院数字城市工程中心主任马炅妤介绍,河长制湖长制信息化平台为四川省河湖管理提供了“管家式”服务。
该平台面向全省各级水利管理部门、河长制湖长制成员、联络员单位和各水管单位1.2万余名用户开放了账号,为巡河、督查、“一河一策”“一河一档”等20余类业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根据工作需要,该院还研发了采砂管理、涉河项目管理、河湖健康评价等功能。
“我们还依托四川智慧水利‘一张图’的基础数据,开发了‘智巡精灵 App’,实现对巡河数据、巡河轨迹的信息化管理。”马炅妤说,各级河湖长巡视完毕后,通过“智巡精灵App”就能上传文字、图片、视频等,及时上报、反馈信息。

2021年,在四川省河湖“清四乱”工作中,部第三地理信息制图院自主研发的河湖“清四乱”业务软件和手机 APP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院将卫星遥感、无人机、AI识别等技术融入河湖日常巡查、监管工作,推动四川河湖管理保护更加智慧化、精细化。


绘制林草防灭火三维立体图,防范化解重大火灾风险
2021年3月21日,康定机场。伴随着一阵发动机的轰鸣声,一架喷绘有“国家应急测绘”字样的大型无人机腾空而起,多架中小型无人机紧随其后组网监测,对川西重点林区的火情进行侦查。
“3月~5月是四川森林草原防火高危期,尤其是清明节时段。”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应急测绘保障处调研员刘敏健说,该局近年来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木里、西昌等多起森林防灭火工作中承担了火情侦察与监测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四川,35个县(市、区)被列为森林火灾高危区,81个县(市、区)被列为森林火灾高风险区,35个县(市)是草原火灾高风险县,全省森林火灾高危区占全国的23%,森林草原防火任务艰巨。
2022年5月,自然资源部四川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牵头的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灭火三维立体大数据‘一张图’关键技术及应用”立项。
“我们正着手绘制一张巨幅三维立体防护图,以实现对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高效管理和动态服务。”该项目负责人曾超说,项目聚焦森林草原防灭火应急指挥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不足等问题,将为防范化解重大森林草原火灾风险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撑。
作为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成员单位,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还负责阿坝州松潘县森林草原防灭火包县督导工作。“今年1月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成立督导组以来,在松潘县蹲点督导了6次。”刘敏健说。
2021年12月,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向松潘县移交了森林草原防灭火应急指挥平台,使其在全省35个森林草原防灭火重点县中,率先拥有了县级指挥平台。
“该指挥平台有效弥补了我们科技手段不足的短板。”松潘县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专职副指挥长马乃旗说。

“我们在督导中发现,该县缺乏设备的短板比较明显,就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装备升级计划。”刘敏健说,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将持续完善指挥平台功能,并在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重点县中进行推广。


无人机航拍等测量技术,为国土变更调查等工作提供支撑
5月的资阳市丹山镇,环绕在一片金色麦浪中。
在丹山镇顺家村,几名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小麦实割实测,定点、放样、割取、脱粒、称重、测水杂……
为保证实割实测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他们选取了3个样本进行测量,使用了遥感技术、无人机航拍、地物高度分辨成像等高新技术。
“今年的气象条件较好,病虫害较少,从测量结果来看,预计丹山镇的每亩单产量将高于去年。”国家统计局资阳调查队农业农村调查科副科长宋元媛说。
要想粮食丰收,离不开耕地保护。“四川的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以上,高山峡谷、高植被覆盖的山地环境给耕地保护造成困难。”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技术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高文娟说,曾有技术单位尝试从无人机遥感技术获取的遥感影像上提取耕地陡坎等信息,但复杂的地形地貌环境和茂密的植被,使隐藏在植被下的耕地田坎难以精准识别。
“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可以穿透植被,获取植被底下真地表形态数据,能否采用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在一次技术讨论会上,高文娟提出了这一设想。
为验证这一设想的可行性,今年春耕时节,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技术服务中心选取高山地、丘陵、平原等多种地形条件,在达州、宜宾、广元等地开展机载 LiDAR(激光雷达)技术识别获取耕地信息的实验。
实验数据显示,之前难以识别的田坎,在激光雷达阴影图上清晰可见,使得对植被底下的田坎进行精细化识别、测量变得可行。
今年出台的《四川省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办法》对项目入库数据作出新规定,有力助推了 LiDAR测绘技术在耕地保护中的应用。
“今年,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开展了地理国情监测、国土变更调查等相关工作,实景三维四川建设也在筹备之中,我们将用更多的测绘力量,守好美丽四川的青山绿水。”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倪文辉说。

声明:南方数码生态圈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浏览量:1130
0
全部观点
新手78020 2022-06-23 06:35
了解
数字人生 2022-06-23 04:08
新手582184 2022-06-22 17:57
也想评论? 请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