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湖区青亭村: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翅膀”
摘要:

场景一:走进雨湖区姜畲镇青亭村便民服务中心,一块巨大的液晶显示屏格外醒目,屏幕上政务总览、智慧党建等板块数据以及主要进出口监控画面不断更新。

场景二:在湘潭市运和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智慧农业综合管理平台连接的大屏上,水稻生长过程中的水位水质数据、土壤pH数据,以及空气温湿度、风速风向等气象环境数据一览无余,让水稻种植从“跟着感觉走”变成“数据说了算”。

场景三:村民无论身处何地,参加完志愿服务后,都可拍照上传到手机端,自主申领相应积分,并前往村部的“爱心银行”兑换心仪的商品。

这3个画面,是雨湖区姜畲镇青亭村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真实写照。

建设数字乡村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青亭村积极探索数字乡村发展新模式,大力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村企共建、以企带村、以村促企”的发展思路,构建“一体双核三轴五区”格局,加快推进数字农业、数字公共服务、数字乡村治理,村民满意率不断提高,数字乡村建设全面起势。

村中有“数”

5月17日,记者一走进雨湖区姜畲镇青亭村便民服务中心,便在智慧乡镇数字平台连接的液晶屏幕上看到各个路口的交通治安实况。

“青亭村靠近320国道,距城区仅1公里,过去缺乏监控设备,治安事件及交通事故频发,现在各类案件和事故‘断崖式’下降。”驻村辅警赵波说。

青亭村由原青亭村、马塘村合并而来,面积3.2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300人,共设19个村民小组,管理难度不小。

2022年,青亭村依托中国联通湘潭分公司网络和技术支持,接入姜畲智慧乡镇数字平台,以“智慧大屏+视频监控+语音播报”为载体,集成了组织管理、民生服务等多个功能模块,推动乡村治理向着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在平台监控视频发现异常情况时,可以通过话筒语音功能,对现场人员进行喊话疏散和教育引导。”青亭村党总支书记卢建强说,目前,21组云监控摄像头覆盖村部、路口、农田、水渠等重点场景,将事件告警、人员布控、车辆布控以及事件的相关推送进行闭环式管理,确保村民安心生活、安全生产。

随着智慧乡镇数字平台的投入使用,惠民信息服务也在不断完善。青亭村以智慧乡镇数字平台为依托,聚合多项民生服务场景,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政务服务实现“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基层治理更加扁平、便捷、高效。以农村普惠金融为例,2022年,青亭村与湘潭农商银行姜畲支行开展合作,将金融便民服务端口和在线申贷功能嵌入智慧乡镇数字平台,建立乡村金融便民服务板块,通过该平台,村民可在线了解银行产品、金融知识,进行贷款申请、业务预约,银行在收到申贷信息后,会第一时间联系对接,提供上门金融服务,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服务体验感和便利性。

以数字技术为支撑,青亭村不断夯实基础设施“底座”,为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地基”。

“智”富有道

暮春时节,正是春耕春管关键期。4月16日,在青亭村智慧化水稻生产示范基地里,智慧农业管理平台、无人驾驶插秧机……各种代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高科技手段,不断加入田间劳作,“智慧农业”在春耕春管中“大显身手”。

与种了30多年田的父亲肖运河相比,1990年出生的肖芳觉得自己种田要轻松不少。因为他的稻田安装了“火眼金睛”,能365天无休、24小时在岗,实时监测农田的各种情况。

“通过水位水质监测站和气象环境监测站,我们可以实时监测水稻生长所需的光照、温度、水肥等,准确掌握水稻的生长环境变化及长势状态,从而制定精准的生产策略。”湘潭市运和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肖芳说,有了科技支撑,现在种田也能“一身轻”。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2021年以来,青亭村相继引进湖南卢氏坛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多功能工厂化水稻育秧与蔬菜设施化插收加工等科技含量高的示范项目,以“互联网+农业”投资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种、养、加、销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深度融合,打通“智慧农业+特色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构建起企业与农户之间的长效利益联结机制,使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整体环境的变化、家庭收入的增加,让村民能够更好地享有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发展的红利。

插上数字化“翅膀”,青亭村集体经济发展动能不断涌现,从2020年的18万元,到2021年的30.05万元,再到2022年的103万元,再到2023年超过150万元,村集体经济增长实现“四连跳”。

“智”理有方

“一桶洗衣液、一袋米、一包卫生纸……我的积分还剩多少?”5月17日,记者来到雨湖区姜畲镇青亭村,村民们正在“爱心银行”用积分兑换日常生活用品。

“没想到能兑换这么多东西,够用一段时间了,村里建这个‘千分制’真是太好了!以前垃圾随处丢弃,现在,不光每家每户门前垃圾都清理干净,大家还在道路、河边捡拾垃圾,干好事更有积极性了!”村民黄关高兴地说。

在青亭村,积分不仅可以在“爱心银行”兑换牙膏、洗衣液、大米等生活用品,积分排名靠前的村民还可兑换农机翻耕、水电维修等服务,并优先被推荐为模范人物、先进典型等,积分换来的不只是看得见的实惠,更有得到认同的浓浓荣誉感。

为激发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2021年,青亭村立足实际,推行“千分制”积分管理,用积分量化村民的文明行为,引导村民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共建文明美丽家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长治久洁。

青亭村积分管理以正向激励为主,以家庭为单位,每户基础分值均为1000分,按照“政治、法治、德治、智治、自治”确定积分项目,内容主要包含引导民风民俗、调解群众纠纷、保障群众权益、维护公共秩序、规范日常行为等5个方面,采取“党建引领+网格化+积分制”方式,让村民言行有“镜子”可照、有“尺子”可量、有“标杆”可学。同时,考核细则针对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村组会议、集体活动等,设定了减分项目,由评议委员会对各事项的加减分进行核定。

与一般乡村治理积分制仅与志愿服务挂钩不同,青亭村将春耕生产、人居环境评比、落实补贴补偿政策、村集体经济分红、就业推荐、信用贷款等方面工作纳入“千分制”积分管理,每月准备1万元物资用于积分兑换,资金来源主要为村集体经济收入。

“‘千分制’积分管理有效激发了群众积极性,大家都自觉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乡村工作变得便利和高效。”青亭村党总支书记卢建强说,“千分制”积分管理的推广应用,直接带动了乡村风貌提升,催生了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推进乡村治理转型,让乡村生活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从治理到“智理”,从人治到“数治”,数据流转间,青亭村数字乡村建设的脚步更加坚实有力。从点到线、从线到面,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村级事务数字化治理、村民数字化生活的合力不断汇聚,搭乘着“数字快车”,一幅智慧乡村的美丽画卷正在青亭徐徐展开。

浏览量:703
0
全部观点
新手511399 2024-06-12 16:29
幼稚用户 2024-06-11 22:15
收到
大宝 2024-06-06 08:13
学习
新手71263 2024-06-04 19:21
mystq 2024-06-04 16:04
新手495100 2024-06-04 07:40
13429555581 2024-06-04 06:06
阅读打卡
13429555581 2024-06-03 23:12
阅读
新手29605 2024-06-03 20:27
新手29605 2024-06-03 20:26
也想评论? 请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