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里子”更实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运维亮点透视
摘要: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城市的“里子”工程,能有效破解“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城市治理难题,提升城市品质和安全韧性。近年来,广东、重庆等地因城制宜,推动供电、供水、通信等管线入廊,让城市安全更有保障,在建设过程、管理方式等方面呈现了诸多亮点。

亮点一:“打包”施工一次过

广东省广州市4个大型地下综合管廊(环城管廊、广花管廊、天河智慧城管廊、琶洲西区管廊)目前已全面贯通,项目总长度85公里,初步建成了“以中心环线为核心、以若干放射线为延伸、干线支线缆线相结合”的地下综合管廊骨架系统。

据了解,广州市管廊规划建设的一大亮点在于管廊与轨道交通、道路快速化改造等工程的高效结合,尽可能实现一次性建设,降低施工对市民的影响。比如,全长45.7公里的环城管廊,由相关企业负责与地铁11号线同步建设,减少同区域因施工建设反复围蔽、占用城市资源的情况出现。广花管廊则与广花一级公路快捷化改造项目“打包”建设,实现交通提速、管线入廊。“工程跨越白云区和花都区,南起G106国道,北止于雅瑶中路。其中,道路快捷化改造18.4公里,设计时速60公里,全线取消9个信号灯,大幅提高车辆通行能力。地下综合管廊长度15.79公里,给水、燃气、电力、通信、污水(局部段)5类管线将进入管廊。”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中小型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方面,广州市也充分考虑了与其余工程建设同步进行,包括万博城管廊与大型城市综合体同步建设、南沙明珠湾和智慧城管廊与新区道路同步建设等。这些项目实现了管廊与轨道交通、道路、商业综合体、变电站、自来水厂等项目的同步建设和一体化管理,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控制工程建设成本。

亮点二:装配式建造省成本

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应用装配式施工方式,能够节省人力、时间等成本。

去年10月,雄安新区启动区全线2000米长的绿色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预制管节成功拼装完成。这是雄安新区首个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实施项目,属于第一批智能建造试点项目。“项目根据雄安新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特点,成立绿色装配式青年创新工作室,主要围绕装配式综合管廊的高精度预制、结构防水和盾架一体化施工成套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项目负责人介绍说。

施工过程中,项目采用绿色装配式综合管廊U盾架管机,该设备适用于长节段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具有管廊精准拼装、垫层自动摊铺、侧缝同步填充等功能,实现了运输、开挖、支护、掘进、架设、侧缝填充一体化高效施工,使项目工期缩短20%以上,同时具备减少碳排放等优势,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巴南区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是重庆市首条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于去年完工,该管廊起于海洋公园南侧,沿一纵路、燕尾山路、横十路和教育大道敷设,止于尚文大道尾端,全长10.12公里,整体装配率达45%左右,缩短了近半年工期。江西省河洲路新建道路及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位于南昌县昌南新城,采用的装配式建筑材料与传统建筑材料相比,具有抗震性高、耐火性好、隔音效果强等优点,也更加绿色、环保、低碳、节能。此外,装配式建造模式相比传统建造模式,极大地节约人力、提高施工效率,进而缩短工期。山西省则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应用装配式叠合板施工工艺,将工效提高数倍,减少了现场钢筋加工、模板浇筑等常规工序,也节省了大量的周转材料、人工成本等费用。

亮点三:“智慧大脑”强监管

安全是地下综合管廊的生命线。山东青岛等地应用监测系统,在实践中探索保障管廊安全的“最优解”。

青岛市搭建起统一的市级地下综合管廊运维监管平台,整合各级监控系统,实现对全市管廊运维工作的监管考核。平台突出信息资源整合、自动智能监管、强化运维考核等功能,及时准确地向监管部门提供统一、实时、可视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行综合视图,为管廊高效精准管理和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支撑。在此基础上,青岛市选取了贡北路地下综合管廊和胶东机场地下综合管廊两个建设规模大、入廊管线多、试点示范意义强的项目,新建包括液位监测、沉降监测、渗漏监测、有毒气体监测、可燃气体监测等2100余个前端智能感知设备,全面提升对廊内环境、廊体结构和入廊管线运行状态的监测能力,实时掌握管廊健康状态。

江苏省苏州市在城北路地下综合管廊管理中应用数字孪生技术,打造数字孪生管廊平台,在管廊全息展示、传感数据预测、故障维护救援分析、运维成本控制等方面有良好作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数字孪生管廊平台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基于城北路管廊完成数字化建模,打造厘米级别的管廊数字孪生体,为运行优化、人员安全、增容改造、管线入廊、设备维护等提供了空间参考和数字底座,实现管廊信息全息可视。

依托数字孪生管廊平台,管廊数字模型上可呈现各个位置的传感器数据,实现管廊各项指标的实时监测。提炼分析这些数据,平台便能自动识别问题高发区域和类型,动态分配管廊运维资源,实现管廊运行体征诊断预测,各类事件响应与联动处置时间由原先的30~40分钟缩短至5分钟以内。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平台应用后,传统的72人值班配置减少至30人,实现了“少人值守、精益维检”,还能有效预防设备故障损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维护周期,降低设备故障率。

浏览量:927
0
全部观点
Peter 2024-08-15 19:43
收到
测绘山东 2024-08-15 12:46
新手59572 2024-08-14 09:51
13429555581 2024-08-14 05:32
阅读
0悟道0 2024-08-13 18:01
五月天 2024-08-13 15:11
阅读
shq976 2024-08-13 07:28
shq976 2024-08-12 08:46
新手71263 2024-08-09 15:12
新手59572 2024-08-09 09:18
也想评论? 请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