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真的“吃土”了 -
3月14日以来,
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今春首次大范围沙尘天气,
这也是京津冀地区今年首次遭受严重沙尘影响。
于是大部分北方人民度过了“吃土”的一天。

这些年,沙尘暴似乎出现的频率低了一些,
而雾霾却是经常出现,
甚至成为近年来大家最关注的天气现象之一。
很多网友一直对沙尘和雾霾之间的区别非常模糊。
今天,给大家来说一说,
沙尘暴、雾和霾的区别。
- 区分雾和霾 -
简单理解雾和霾的区别那就是:
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
出现时往往相对湿度超过80%;
而霾出现时空气则相对干燥,
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60%以下。
虽然雾和霾并非同一种天气现象,
但二者也并非泾渭分明,
我们一般情况看到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
往往是霾和雾共同造成的。
所以,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
常见于城市。
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
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
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天气并非现代社会的产物,
而是自古有之,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
燃烧秸秆等人类活动都可能导致雾霾天气。
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迅猛发展,
人口负担不断增加,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化石能源消耗迅猛,森林植被破坏......雾霾天气频繁发生,
有害物质成分日益增多,
逐渐形成人类生存的巨大威胁......
而对于
沙尘暴和雾霾之间的区别
有网友打了一个比喻
一个是“粗粮”,一个是“细粮”
咱们吃的也可能是“豪华套餐”
……
(突然有点噎住了)

或者你可以理解为
沙尘暴是“物理伤害”
雾霾是“法术伤害”
(如果你不懂,请寻找身边的峡谷召唤师)
- 我们的努力 -
当然,人类已经意识到生态环境恶化对未来发展产生的巨大负面效应。
世界各国都在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努力。
从中国来讲,我们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塞罕坝、库布齐沙漠绿化”
等一系列工程来推进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
从2000年到2018年,
我国森林的净增加面积为0.45亿公顷,
增长率达到了26.9%。

图片来源:测绘出版社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9年度报告——全球森林覆盖状况及变化》
2021年我国森林草原资源保护管理力度不断加大,
草原、湿地保护修复得到加强,
防沙治沙工作扎实推进。
3月11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2020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
全国完成造林677万公顷、森林抚育837万公顷、
种草改良草原283万公顷、防沙治沙209.6万公顷。
可以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
成效之大,前所未有。
围绕日常生产和生活,
我国也一直致力于优化工业技术,
倡导节能减排,不断减少碳排放,
城市蓝天天数不断增加。
但环境问题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未来还任重道远。
从身边小事做起
环境保护需要每一个人的力量
让我们一同努力
过低碳生活
请记住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每个人努力一小步
也许就是全人类前进的一大步
倡议大家:
1. 爱护环境,爱护动植物;
2. 节约用水、用电;
3. 条件允许情况下少开车,多利用公共交通,或骑自行车;
4. 减少空调使用量,夏季空调温度不低于26度;
5. 在不使用的时候,不要把电器的电源、充电器等一直插在插座上;
6. 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