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米全球地表覆盖数据GlobeLand30页面
内容来源:自然资源部、央视新闻、GlobeLand30官网页面(网址见文末)
| 本文约 2000 字,阅读约需 5 分钟(含视频) |
为推动利用地理信息监测全球地表变化,应对全球挑战,促进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部在多年努力和技术创新基础上,组织制作了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盖数据。
2020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之际,自然资源部向社会发布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盖数据,自然资源部陆昊部长向联合国副秘书长刘振民代表的联合国捐赠数据。这是继2014年向联合国捐赠数据以来,中国再次向国际社会提供更新地理信息公共产品。
央视新闻相关报道截图
全球地表覆盖分布及变化反映人与自然相互作用,是生态环境监测、气候变化研究、可持续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信息。中国于2014年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30米全球地表覆盖数据产品(2000版和2010版),并于同年9月由习近平主席特使、国务院原副总理张高丽在联合国气候峰会期间捐赠给联合国,成为中国向联合国提供的首个高科技公共产品。
该数据应用成效显著,被联合国系统多个专门机构、130多个国家用于全球变化分析、可持续发展规划等领域,有效服务于全球治理体系改善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
GlobeLand30数据成果(2010期)图源: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盖数据包括耕地、森林、草地、灌木地、湿地、水体、苔原、人造地表、裸地、冰川及永久积雪10种地表覆盖类型;按照产品定义的全球分幅,共有966个数据集;面积覆盖全球陆地表面1.49亿平方千米。
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盖数据浏览页面
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盖数据下载页面
与前两版数据相比,2020版数据首次生成了完整的南极洲30米地表覆盖数据,并填补了北纬高纬度区域地表覆盖信息空白,累计增加113个数据集,真正实现了30米地表覆盖数据对全球陆地表面的全覆盖;影像数据源更加丰富,质量进一步提升,其中国产自主卫星影像覆盖度达67%;通过技术创新,研发了变化检测、分层更新、知识化检核等全球地表覆盖更新技术,为更新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大幅提升了地表覆盖数据质量。
GlobeLand30 V2000和V2010数据分幅分布
已有的2000、2010及2020三版数据形成了本世纪以来全球陆地表面每隔10年一次的快照,有效反映了这20年间全球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总体变化状况,将为深入开展全球变化研究、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改善全球治理体系等提供支撑,为人类应对资源环境生态领域的全球性挑战发挥重要作用。
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盖数据地址:
http://www.globallandcover.com
***
自然资源部将继续推进30米全球地表覆盖数据的维护更新工作,不断提高分类精度与生产更新效率,继续为全球提供高质量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产品。中方愿在联合国框架下,继续与各国相关部门加强地理信息合作,特别是为发展中国家提升地理信息管理能力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的贡献。
中方在深化同联合国经社部合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环境规划署、人居署、教科文组织等专门机构的合作,与世界各国分享和互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经验与成果,开展务实合作,携手建设一个清洁美丽、共同繁荣、命运与共的地球家园。
***
延伸阅读:
我国于2010年初设立“863”计划重点项目——全球地表覆盖遥感制图及关键技术研究,由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牵头,来自教育部、中科院等多个部委18家单位的400多名科研人员和测绘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了一个跨部门、跨学科、优势互补、强强合作的团队,展开了一场与世界科技前沿接轨的大比拼。
2010年,陈军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全球30米分辨率地表覆盖遥感制图”项目。此前,欧美曾研制过多套全球地表覆盖信息产品,但空间分辨率粗(300米)、精度不高、时效性差。研制出更高分辨率、高质量的全球地表覆盖产品,可以摆脱对欧美数据的依赖,满足国家重大需求。
陈军院士 图源:中国测绘学会
历时4年多,陈军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套全球2000年和2010年两个年份的30米分辨率地表覆盖数据GlobeLand30,将全球地表覆盖产品空间分辨率整体提高了10倍,总体分类精度达83%。
2014年9月,中国政府将该产品赠送给联合国使用,这也成为我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首个全球地理信息高科技公共产品。该项目成果荣获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本文综合转载自自然资源部、央视新闻网、GlobeLand30官网,版权均归原媒体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