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被称为“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全县人口35万,80%左右的人口都和茶经济有关系。在当地随便走进一个寨子,问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是什么,得到的答案八成都会是茶。这些年来,勐海县布朗山乡的不少村民靠卖茶盖起了两三层的新楼房,日子过得越来越富裕。可是随着普洱茶价格逐年升高,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和驱使,布朗山乡出现了毁林种茶的乱象,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为彻底遏止这种破坏生态的行为,守护好蓝天净土、碧水青山,当地采取强力措施,开展持续的打击整治和植被恢复专项行动。
记者来到了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布朗山乡,这里有茂密的植被,良好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地。随着车向大山深处行进,记者发现路边的很多地方树木已经被砍,地上只剩下残留的树桩,与周边的植被茂密的自然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像这样的毁林行为,是我国法律绝对禁止的,那么,这里为什么会出现集中违法毁林的现象呢?
西双版纳勐海县布朗山有广为人知的老班章等茶叶品牌,古树茶尤其有名,这些年来茶叶给当地农户带来了很高的经济收益,是村民眼中名副其实的“摇钱树”,因此,种植茶树对村民来说非常具有诱惑力。但随着可以利用的闲置土地面积越来越少,为了增加茶树产量,一些村民打起了周围林木的歪主意,不惜砍树种茶。老曼峨村的集体林地,由于大面积种植茶叶,林地遭到严重毁坏。布朗山乡班章村委会老曼峨村民岩某某,在村小组集体林地上擅自砍伐林木种茶,总面积超过6亩。
从2009年开始,岩某某断断续续在这片林地里砍伐林木,为了扩大茶叶的种植面积,让茶叶获取更多养分、更快生长,几年下来他在这块地砍的树大概有三四十棵,大多是板栗树、红毛树等乔木。砍倒、枯死的树都被他捡回家当柴火烧了。
勐海县林业和草原局综合执法大队副队长姚家强说:“2020年6月,我们在工作中发现,老曼峨村民岩某某在未办理任何林业相关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在该村集体林地内持续开垦侵占集体林地种茶叶,致使林地植被遭到破坏。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对该违法行为人做出行政处罚。”
岩某某最终因为违法毁林,被罚了5万多元。近些年,国家加大了监管力度,通过卫片检查能够实时发现林地的动态变化。卫片检查就是通过卫星对全国范围内土地拍摄照片,并与之前拍摄的照片进行比对,树木是否少了,是否发生违法行为一目了然。这样一来,砍树的路就被堵住了。然而,当地一些农户为了能继续毁林种茶,采取了更为隐蔽的方式:放火烧树。记者在布朗山乡看到,一些树木有被火烧过的痕迹。
除了放火烧树,还有一种更隐蔽的毁林方式就是围剥树皮。围剥树皮也是为了种茶。新栽的小茶树比较脆弱,旁边的大树会遮挡小茶树的阳光和水分吸收,所以只有除掉这些大树,小茶树才能成活。于是一些农户采取了围剥树皮的方式,把根部的树皮剥掉,这样树木根部的营养无法向上传输,过几年,这些树就渐渐枯萎死去。布朗山乡勐昂村委会勐昂村民小组一处名为“石场”的地方,近百亩林木就遭到了这样的围剥破坏。
勐海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副大队长晏翔说:“我们到现场的时候发现有一块茶叶和乔木混合生长的林地,在乔木层接近地面的地方,树皮被围剥了,围剥的剥口比较大,痕迹新鲜,通过走访调查了解,案情逐渐明晰。”
一些人知道砍伐树木是违法行为,而且很容易被护林员发现,所以就采用围剥树皮的方式,让树木慢慢枯死,这种行为短时间内不容易被发现。虽然是人为破坏的,但表面上看起来像是树木的自然死亡。卫片上看,树木还在,这样既可以给茶树生长让路,又不会被卫片检查发现,从而达到掩人耳目、逃避法律制裁的目的。被围剥的树木会在三五年之内枯死,而新种下去的小茶树长起来也需要三五年左右的时间。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完成了从林木到茶树的更替。如果不加整治,长此以往,森林覆盖面积会越来越少。玉某某是这起案件的当事人。
玉某某三四年前以1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向同村的亲戚私下购买了这片林地,2020年3月使用砍刀对树皮进行围剥。经测算,她毁林面积超过10亩。
勐海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副大队长晏翔说:“聘请西双版纳州林业司法技术鉴定中心对毁坏林木进行鉴定,鉴定出来的结果是地块上面属于特种用途林,林木已经遭受了不可逆的毁坏程度。最后法院判处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和滥伐林木罪,两罪并罚,判处了拘役三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
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在云南西双版纳,毁林种茶现象并非个案。针对这种破坏生态的乱象,2020年5月,云南省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为期6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西双版纳是重点整治地区之一。2020年,西双版纳共查处3000多起毁林案件,处理3000多人,罚款1500多万元;收回林地面积2万多亩,恢复植被近5万亩,种植树苗68万多株。当地查处了一批像岩某某和玉某某这样的典型案例。严厉打击非法侵占林地、种茶毁林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违规行为。
记者采访的几位当事人,毁林种茶的原因近乎相同,无外乎近几年茶叶价格上涨,看到别人赚了钱,自己也想种茶增加收入。而对“什么是违法,违法有什么后果”,他们不甚了解,甚至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茶树也是树,茶树长起来之后,政府发现树木死亡也没什么办法。而实际上,茶树是经济作物,不能取代林木。
毁林种茶,不仅违法,破坏生态环境,还对茶树的生长有不良影响。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了茶叶的附加值。一旦树死了、林毁了,短期看茶树的产量得到了提升,茶农获得了利益,但从长远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必然导致茶叶的品质下降,最终损害的是茶农们的切身利益。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王平盛说:“如果长期在直射光的环境下生长,茶叶的内含成分茶多酚就会有所增加,氨基酸有所降低,影响茶叶的品质。”
勐海县这次专项整治行动,明确要求“谁破坏谁修复”,“谁违法谁买单”,要求违法责任人铲除作物、交回林地、恢复植被。以上两案中岩某某和玉某某在收到处罚决定书后,都被要求在自己破坏的林地里重新种树,力求恢复植被。但要完全恢复原貌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记者走访勐海县布朗山乡勐昂村、班章村等地看到,
受损地块都立着“植被恢复责任牌”,
上面明确了责任主体、监督人员、监管单位和挂钩领导。
其中勐昂村委会勐昂村民小组“石场”集体林地
还被设为了“专项整治警示教育现场点”。
对当地百姓来说,茶树几乎就是摇钱树,往大说,它为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提供了发展产业的支撑。但是,茶树并不能独立存在,山水林田湖草是个生命共同体,茶树也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有好山好水才种得出好茶。为一时的经济利益去破坏林木,其实就是在破坏茶树的生长环境,说白了这是一种只算经济账、不算生态账,只算眼前账、不算长远账的短视行为。古茶山、古茶树资源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保护好古茶山茶树和与之共生共存的生态系统,既是为了今天能过上好日子,也是为了让子孙后代也能够喝得上这里的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