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的今天
1996年7月29日上午9时50分,
中国在新疆罗布泊成功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
▲ 爆后一分钟,侦察回收分队、马兰电视台记者乘车冲向爆心方向。
图自:楼兰剑客
从1996年7月30日起中国开始暂停核试验。
中国作出这一重要决定,
既是为了响应广大无核国家的要求,
也是为了推动核裁军而采取的一项实际行动。
从1964年10月16日第一次核试验起,
经过30多年的努力,
中国现已建立起一支精干、
有效的核自卫力量。
中国广大工人、科技工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以及
所有从事国防建设的工作人员,
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
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
不怕牺牲,艰苦奋斗,
为研制和发展我国核武器,
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
增强了中国保卫和平的实力。
20世纪50年代
面对帝国主义核威胁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
高瞻远瞩
果断地作出了
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千千万万的人
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
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
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罗布泊的一声巨响
令国人震撼、世界瞩目
1966年10月27日
“两弹结合”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这样的速度让世界惊叹
1970年4月24日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东方红,太阳升”嘹亮的歌声
划破宁静的夜空
从此拉开了中国人
探索宇宙奥秘的序幕
今天
当我们在幸福感叹“两弹一星”伟业之时
邓稼先最早一批投入核武器研究
当他得知自己要前往核基地
对妻子说
我要调动工作了
家里的事我就不能管了
我的生命就献给我未来的工作
做好了这件事
我的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
就是为他死了也值得
1961年1月
于敏应邀来到钱三强的办公室
接受了热核武器原理预先研究的任务
从此隐姓埋名30年
于敏说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
留取丹心照汗青
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
融进祖国的事业之中
也就足可以欣慰了
1969年
程开甲举家迁往罗布泊
全家在那里一直生活到1984年
才回到北京
这位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的物理天才
隐姓埋名40年提出的“百米高塔爆炸方式”
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成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来,程开甲说
有了原子弹
中国人才真正挺直了脊梁
我们为核武器事业而献身
为的就是让我们的祖国
能硬邦邦地站立于世界
我们做到了……
第一颗原子弹主控站(左二为程开甲)
参与了中国全部的45次核试验任务
2012年5月31日
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
他依然选择了冲锋
徐虹
“两弹结合”试验“七勇士”之一
1968年从部队转业
在他的档案里有张奖励卡片
只写了“二等功”三个字
民政部门曾多次催问他
到底为什么立的功
他始终都没有说
直到组织公开的那天
△“两弹结合”七勇士
艰苦奋斗
干惊天动地事
无私奉献
做隐姓埋名人
更多舍身铸剑的人和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
消隐在一个个群体标签背后
在宏大叙事中渐渐变得模糊
今天还是
邓稼先逝世35周年日
邓稼先曾说
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
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这是他的选择
也是他们的选择
他们的精神
将照耀着后来者继续攀登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