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的今天,我们向世界官宣:中国暂停核试验!
摘要: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5年前的今天

新华社受权发布重磅消息

1996年7月29日上午9时50分,

中国在新疆罗布泊成功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

from clipboard

▲ 爆后一分钟,侦察回收分队、马兰电视台记者乘车冲向爆心方向。

图自:楼兰剑客


当晚我国政府发表声明郑重宣布

从1996年7月30日起中国开始暂停核试验。


中国作出这一重要决定,

既是为了响应广大无核国家的要求,

也是为了推动核裁军而采取的一项实际行动。


从1964年10月16日第一次核试验起,

经过30多年的努力,

中国现已建立起一支精干、

有效的核自卫力量。

中国广大工人、科技工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以及

所有从事国防建设的工作人员,

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

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

不怕牺牲,艰苦奋斗,

为研制和发展我国核武器,

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

增强了中国保卫和平的实力。


20世纪50年代

面对帝国主义核威胁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

高瞻远瞩

果断地作出了

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千千万万的人

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

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

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


1964年10月16日15时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罗布泊的一声巨响

令国人震撼、世界瞩目


from clipboard


1966年10月27日

“两弹结合”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1967年6月17日
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这样的速度让世界惊叹


1970年4月24日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东方红,太阳升”嘹亮的歌声

划破宁静的夜空

从此拉开了中国人

探索宇宙奥秘的序幕


from clipboard


今天

当我们在幸福感叹“两弹一星”伟业之时

也一定听过这些故事

1958年

邓稼先最早一批投入核武器研究

当他得知自己要前往核基地

对妻子说

我要调动工作了

家里的事我就不能管了

我的生命就献给我未来的工作

做好了这件事

我的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

就是为他死了也值得


from clipboard


1961年1月

于敏应邀来到钱三强的办公室

接受了热核武器原理预先研究的任务

从此隐姓埋名30年

于敏说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

留取丹心照汗青

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

融进祖国的事业之中

也就足可以欣慰了


from clipboard


1969年

程开甲举家迁往罗布泊

全家在那里一直生活到1984年

才回到北京

这位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的物理天才

隐姓埋名40年提出的“百米高塔爆炸方式”

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成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来,程开甲说

有了原子弹

中国人才真正挺直了脊梁

我们为核武器事业而献身

为的就是让我们的祖国

能硬邦邦地站立于世界

我们做到了……


from clipboard


第一颗原子弹主控站(左二为程开甲) 


林俊德坚守罗布泊52年


参与了中国全部的45次核试验任务

2012年5月31日

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

他依然选择了冲锋

坐着比躺着好
躺下就起不来了


徐虹

“两弹结合”试验“七勇士”之一

1968年从部队转业

在他的档案里有张奖励卡片

只写了“二等功”三个字

民政部门曾多次催问他

到底为什么立的功

他始终都没有说

直到组织公开的那天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两弹结合”七勇士


除了这些故事
我们还听过这句


艰苦奋斗

干惊天动地事

无私奉献

做隐姓埋名人

更多舍身铸剑的人和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

消隐在一个个群体标签背后

在宏大叙事中渐渐变得模糊

今天还是


邓稼先逝世35周年日

邓稼先曾说

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

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这是他的选择

也是他们的选择


from clipboard


他们的奉献付出
必将被人们尊重和铭记

他们开创的事业
一定会永垂不朽

他们的精神

将照耀着后来者继续攀登奋斗


声明:南方数码生态圈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浏览量:2431
0
全部观点
老头子 2021-07-30 06:41
414713061 2021-07-29 17:00
厉害
也想评论? 请先 登录